在熱點紛呈的行情中,基金經理也容易在指數大漲的背景下“躲牛市”。
據統(tǒng)計,年內錄得正收益的主動權益產品比例高達98.48%,但仍有68只業(yè)績告負,且還有不少產品因選錯賽道或倉位較輕從而跑輸同期指數。
在醫(yī)藥、科技已積累一定漲幅后,當下多家公募看好年內備受資金“冷落”因此漲幅相對落后的紅利板塊;此外,有泡泡瑪特等明星個股珠玉在前,“情緒消費”和“悅己消費”也是公募關注的重點部分,并建議關注在海外市場拓展順利的公司。
多只基金“躲牛市”
截至8月29日,納入統(tǒng)計的4600余只主動權益產品中,共誕生了21只“翻倍基”,且有正收益的基金多達4539只產品,比例高達98.48%。然而,在滬深指數均有兩位數漲幅的背景下,仍有相當一部分基金不僅跑輸指數,甚至還有包括天治量化核心精選、華泰保興健康消費在內的68只產品業(yè)績告負。
數據顯示,今年的A股乃至港股市場亮點紛呈,“結構?!碧卣髅黠@,創(chuàng)新藥、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相關的芯片、半導體板塊此起彼伏,然而也有一些板塊跑輸大盤,如Wind分類下煤炭指數年內下跌5.29%,日常消費零售指數則下跌1.61%。
因此,年內下跌的產品多數重倉前述板塊。如華北某公募基金旗下產品截至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了安井食品、三只松鼠、珀萊雅、青島啤酒等年內走勢一般的消費股;還有某煤炭主題基金此前數年表現尚佳,卻在年內的科技、醫(yī)藥牛市中黯淡了色彩。
從持倉來看,如果結構與市場主流熱點不匹配,可能出現嚴重的“踏空” 。其中部分基金經理因自己的行業(yè)偏好和投資理念與市場行情動態(tài)錯配,從而導致錯失良機;還有一些主題基金則因為嚴格遵循其既定的投資主題(如煤炭、白酒、銀行等高股息),而在市場熱點轉向其他板塊時無法及時跟進。
另一方面,“倉位是第一生產力”,特別是在上漲趨勢確立時,如若不能在此期間高倉位運行則容易跑輸指數,包括國聯(lián)鑫起點等多只漲幅“僅”有10%的基金,截至二季度末倉位不足五成。
此外,近期深陷“零建倉”輿情的大成基金明星經理徐彥也頗為謹慎,他管理的某次新成立于今年3月份,但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僅持有700多萬元市值的股票,這對于一只約10億元的基金近似于空倉,且從凈值來看,該基金截至當前仍舊平靜如水,持續(xù)“跑輸”同期股指,而他管理的其他多只產品截至二季度末倉位亦不足六成,不僅如此,多只成立于近三個月內的次新基金也在一路上漲的行情中按捺住建倉的沖動。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嚴格的倉位控制也是管理風險的核心手段。有公募投研人士對記者表示,一些基金經理基于對估值水平的判斷,在市場快速上漲時選擇保持輕倉或低倉位,以避免高位接盤的風險,這種做法是一種主動的、有紀律性的風險控制。
正如徐彥在大成興遠啟航二季報中表示的那樣:“有人覺得牛市剛剛開始,我覺得更大的挑戰(zhàn)剛剛開始?!睆倪^往歷史來看,持續(xù)上行的板塊一旦遭遇回撤也是極為猛烈,僅在行情加速上行的8月份內,就有多只前期熱門的醫(yī)藥主題基金跌幅超過了5%。
紅利、可選消費或有機會
在熱門板塊已經積累一定漲幅后,當下哪些板塊或能成為行情“主攻手”?多家公募研判此前“躲牛市”的紅利板塊或將成為資金新去向。
近期,寒武紀在二級市場的股價一度超越貴州茅臺,這意味著科技板塊的行情上演至新的高度。但國泰基金指出,歷史上,當新晉標的股價短暫超越某白酒龍頭時,市場都會觸發(fā)“估值反思”:一方面,新晉標的高市值多依賴高成長預期,盈利兌現能力尚未經長期驗證;另一方面,某白酒龍頭的“錨定效應”會讓資金警惕“短期泡沫”,進而引發(fā)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最終導致市場分歧加大、出現階段性震蕩。
“在現在的點位,其實是適合關注紅利的,作為市場波動里換取一些安心的‘安全墊’?!眹┗鹫J為。紅利從非高彈性板塊的對立面,更像是市場的“穩(wěn)定器”,有助于讓投資者在追逐收益時對沖風險。
景順長城基金也有類似觀點,該公司建議關注三個方向:一是具備高景氣產業(yè)趨勢的細分方向,但需要關注快速上漲后的波動風險;二是直接受益市場活躍的板塊,包括券商、保險、多元金融等;三是高股息板塊。景順長城認為,年初至今該板塊漲幅相對落后,若市場出現回調,其將具備較高的配置性價比。
此外,當下“悅己消費”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模式,后市行情也成為多家公募的共識。中金基金認為,其長期發(fā)展邏輯根植于三重結構性變革:經濟層面,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后,消費重心加速從物質滿足轉向精神富足,情感價值成為核心購買驅動力;社會層面,新生代消費者自我意識覺醒,超60%的Z世代將“取悅自己”列為消費決策首要因素,推動IP衍生品、寵物消費等細分市場保持雙位數增長;技術層面,個性化定制、沉浸式體驗等新消費形態(tài)不斷突破服務邊界,持續(xù)創(chuàng)造增量需求。在人口結構變化與消費代際更迭的共振下,兼具情感溢價與品質升級屬性的悅己型消費,或將持續(xù)領跑中國消費市場新周期。
“從中長期視角來看,性價比消費極具潛力,值得持續(xù)關注。在消費心理層面,消費者愈發(fā)成熟理性,不再盲目追逐品牌溢價,而是回歸產品本身,對品質與價格的平衡提出更高要求,曾經熱度頗高的‘平替’產品走紅,便是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有力證明?!敝薪鸹鸨硎?。
中歐基金則認為,成長板塊中可關注高附加值出海相關領域,主要集中在通過短視頻與算法獲得流量和渠道優(yōu)勢,進行中國年輕人消費審美輸出的新消費板塊。在摩根士丹利基金看來,由于A股市場估值處于系統(tǒng)性修復的過程,位于估值洼地的領域均值得重視,新消費板塊方面,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海外市場拓展也極為順利,成為上市公司業(yè)績的新增長點。
責編:楊喻程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舒欣